您的位置:首页 > 三大建设 > 平安建设 >
纳溪区丰乐镇:“三段式”防汛战法护平安
www.lx.luzhoupeace.gov.cn 】 【 2025-08-08 09:51:40 】 【 来源:泸州日报

  7月中下旬,纳溪区丰乐镇连续遭遇几场强降雨,雨水如注、汛情紧急。面对考验,丰乐镇干部群众闻“汛”而动,以“事前有备、事中有序、事后衔接”的“三段式”防汛战法,织密织牢防汛安全网。


  预警响起,“战前”准备跑在风雨前


  “暴雨橙色预警!未来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,请各村立即做好防范!”7月中旬的一个凌晨,丰乐镇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通过“镇—村—组—户”四级应急广播和微信群组同步发出。不到30秒,联村干部刘江的手机就收到了消息,并立刻拨通了联系村的电话:“通知到位,我们马上到岗!”


  这是丰乐镇“1+3+N”战时机制启动后的常态。预警一出,镇应急指挥中心迅速响应,联村干部、村两委成员、网格员、十联户长四级力量同步行动,将预警信息精准送到每一户村民家。与此同时,镇综合应急队的队员们在集结点待命,村应急小分队的车里装满了手电筒、抽水泵等物资——这些设备在前晚刚经过“体检”,确保“拿得出、用得上、顶得住”。


  “物资库里的雨衣雨鞋按人头备齐,连村里的老党员都主动来帮忙值守物资点。”镇应急办主任王浩宇说,从机制到人员,从物资到责任,全链条的准备让大家在面对暴雨时多了份底气。


  雨幕深处,“战时”处置彰显速度与温度


  “报告!石通村三组低洼处积水已没过小腿,有两户老人在家!”暴雨最急的那天早上,网格员巫婷在巡查时发现险情,立刻通过微信群上报。消息发出1分钟,镇联系村领导就带着联村干部赶到现场,一边拉起警戒线,一边敲开张启金老人的家门:“张大爷,雨太大了,我们送您去村活动室避一避!”


  这样的场景在丰乐镇多个村同步上演。为应对持续强降雨,镇里启动防汛应急预案,构建“前方指挥+后方中枢”双线体系:镇主要领导分片包村,在应急指挥中心现场统筹调度。实时汇总各村汛情,做到指令“分钟级”共享、“秒级”下达。在漫水的路段,村干部们冒雨布设警戒哨,用树干和警戒线筑起“安全墙”;在垮塌的乡间小路,抢险突击队带着铁锹争分夺秒抢通道路,确保行人通行。


  “上午8点接到转移通知,镇里的车直接开到家门口,还给我们带来了热水和面包。”转移到安置点的村民刘明春说,虽然雨大得吓人,但看到干部们浑身湿透还在忙前忙后,心里就踏实了。


  雨过天晴,“战后”排查筑牢长效防线


  暴雨预警解除的次日清晨,阳光刚穿透云层,马村的联村干部就踩着泥泞出发。“王大姐,家里漏雨吗?屋后的排水沟通不通?”他们挨家挨户敲门,手里的本子上记着每一户的情况——这是丰乐镇“雨后复查”闭环机制的一环。


  依托“微网实格”体系,镇里组织力量对危旧房屋、河道桥涵、排水管网、地灾风险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。在沙坪村,排查人员发现一处河堤出现裂缝,当即联系施工队进场修补;在罗东村,积水退去后的道路上,联村干部正和村干部一起清理淤泥。“不仅要解决眼前的问题,更要查隐患、堵漏洞。”镇应急办主任王浩宇说,通过“一格多员、一患多策”,每处隐患都有专人盯、专人改,确保“不漏一处、不漏一户、不漏一人”。


  从预警响起时的快速响应,到雨幕中的冲锋在前,再到雨后的细致排查,丰乐镇用“三段式”防汛战法,将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,用实际行动筑牢防汛防灾的安全屏障。


  (韩知耘)


编辑:刘瑶
泸县长安网版权所有